飲茶時,人們習慣在泡之前洗一下。大多數人認為,洗茶是洗“泥塵”或是洗“農殘”;也有人覺得是心理作用,認為可以把茶葉洗干凈。
茶學學術界亦有人把“洗茶”列為茶藝規范,不少茶藝流程中把“洗茶”列成一道必經的環節。
(資料圖)
洗茶到底洗掉了什么,洗塵?
目前的茶葉生產加工,對于稍具規模的加工廠而言,基本都符合清潔化生產的需求,即便對于規模相對小的農戶或者作坊,茶葉生產過程也基本能做到不著地。
茶葉上的“塵”,主要是茶葉的茶毫和生產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塵狀微粒,并非泥土灰塵。
洗農殘?
食品安全問題是當今社會的熱點,茶葉的安全問題也倍受關注。市面上正常流通的質量合格的茶葉,其農殘和重金屬等指標,均國家標準規定的安全范圍之內。
即便茶葉中有微量甚至痕量農殘,也是以脂溶性為主,幾乎不溶于水,泡出來的茶湯也是安全的。
還是洗茶?
根據研究表明,茶葉沖泡后,首先浸出的是帶有爽鮮味的氨基酸和帶有刺激味的生物堿。如果我們洗茶的時間過長,那么倒掉的茶湯中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、氨基酸、生物堿等營養物質。
洗茶的作用
據考證,“洗茶”一詞始于北宋,一直應用于泡茶飲用程式,至今約近700年歷史。《中國茶葉大辭典》對“洗茶”解釋:“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,且可誘發茶香、茶味。”
由此可見,洗茶主要有兩個作用:
一是洗去茶葉因保存不善導致的表面塵粉;
二是使干燥的茶葉先受熱吸水濕潤,形成葉片舒展的萌動狀態,便于滋味物質溶解,使茶葉香氣物質更好地散發。
紅茶要洗茶嗎?
紅茶不需要洗茶。
紅茶相對于其他茶而言,是比較嫩的,茶性也較為溫和,沖泡前也不需要洗茶。
如果覺得不洗不干凈的話,建議用刮沫洗茶法:
刮沫洗茶法就是在沖泡茶葉時,先將適量茶葉投入泡茶器具,注水時采用懸壺高沖的手法,一次性將開水注滿泡茶器具,這時茶湯會有豐富的泡沫產生并漂浮在茶湯表面,我們習慣上往往認為泡沫就是茶葉中的臟東西,然后只需把浮沫刮掉,就可以放心的飲用了。
這樣做,既可以洗凈心態,又不會流失多少茶葉的營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