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制工序:采摘-萎凋-揉捻-發酵-過紅鍋-復火-毛茶
萎凋
(資料圖片)
小種紅茶的萎凋有日光萎凋與加溫萎凋兩種方法,桐木關一帶在揉茶季節時雨水較多,晴天較少,一般都采用室內加溫萎凋。把鮮葉輕輕攤在絲網上,通過吹熱風,達到鮮葉散失部分水分。
揉捻
萎凋適度后進行揉捻。茶青在外力作用下,細胞破損,茶汁外溢,促使茶葉反應,豐富茶湯滋味,揉捻對后期發酵具有重要作用。早期的揉捻用人工揉至茶條緊卷,茶汁溢出,現在均改成揉茶機進行。
發酵
發酵是茶黃素、茶紅素形成的重要手段,發酵好壞決定茶葉品質,特別是老樅紅茶,葉片較大較薄,不易于掌握,一般是由技藝高超的制茶師傅親自制作。小種紅茶采用熱發酵的方法,將揉捻好的茶置于竹簍內壓緊,蓋上布。在茶葉自身酶的作用下發酵,發酵時間,每一款茶的時間都不一樣,需要看青發酵。
過紅鍋
這是小種紅茶的特有的工序,過紅鍋的作用在于鈍化酶的活性,停止發酵,以保證小種紅茶的香氣甜純、茶湯黃亮,滋味濃甜。其方法是當鐵鍋溫度達到要求是投入發酵葉,用雙手翻炒。這項技術要求嚴格,時間過長過短都會損壞茶葉的品質。現在在桐木關很少采用過火鍋這道工序。
復火
烘干的老樅紅茶經篩分去除粗大葉片,粗老茶梗后,再置于焙籠上,進行復焙,減少含水率,保證茶葉品質。
精制工序
定級歸堆-篩分-風選-烘焙-勻堆-裝箱-成品